第一章:文学本质论:文学是什么?

大约 5 分钟

  • 第一章:文学本质论:文学是什么?

    • 文学和非文学之间的界限是什么?
    • 1、文学的“本质主义”与“反本质主义”

    • 大概意思就是“只要承认有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,就一定有本质的说法”,但是教条性的一句话本质也是不可能的。一定能举出反例,像“梨花体”。
    • 按照俄国形式主义,雅各布森的说法,文学本质就意味着作品具有文学性。
    • 2、文学性

      • (一)、文学的存在方式:精神性存在/观念性存在。

      • (二)、文学性的四个维度。

        • 1、审美、文化。
          • 强调审美。似乎按照《谈美》的三种态度,真、善、美。接下来逐个分析,为啥强调审美性。首先是文学与真,拿《三国志》和《三国演义》来对比,有易中天拿《三国志》来对《三国演义》中的情节做考据,但是我们对《三国演义》的需求是审美需求,不是考据。那很多作品还是虚假的,但大家往往会觉得这个可信。可见文学中的真实不是现实中的真实,更像给人的一种真实感。其次,文学与善。不善的但著名的文学有很多《安娜卡列尼娜》安娜出轨吧,现实中这种要狠狠骂,但小说里大家都很同情安娜。《红楼梦》里林黛玉这种人就很做,薛宝钗这种人在现实中相处起来还更舒服呢,但林黛玉的美学价值更高。《朱丽叶与罗密欧》里还是幽会。由此可见文学活动里更强调美*(人性的光辉,而不是那种规训出来的教养)接下来说文学和美。先说美和审美。毫无疑问审美是一种活动,一种审美经验,像这幅画真美呀,美学则要探讨如美的本质,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之类。再说审美是无功利的,《谈美》有讨论过,《判断力批判》也讨论过。a)无目的(无功利性)的合目的性(更高的精神需求)和b)无概念(不如数学学科的精准定义)而具有普遍性(要求大家普遍同意)。黑格尔则说a)艺术是人本质力量(人区别与动物的力量)的对象化(力量需要通过对象化,如一个作品才能显现出来)和b)美是理念(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二分的思维方式)的感性显现(艺术作品是对理念世界的反映,而不是对某个具体现象的反映)*。
        • 2、语言、符号。(文学以语言作载体)
          • 语言的基本特征:
          • 1)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。
            • 索绪尔《普通语言学教程》中的概念对。
            • a)能指(符号本身)——所指(符号的指称对象)任意性/约定俗成
            • b)语言(词汇系统+语法系统)——言语(日常个体的语言活动)
            • c)组合(横向句段关系)——聚合(纵向联想关系)我读书是我+读+书是横向关系,同时这个横向的可以被替换,如我(你、他...)+读(打、吃、看、唱)+书(包子、玫瑰花、梧桐)
            • d)历时——共时
            • 罗兰·巴特《神话学》二级符号系统
            • 如能指(rose)——所指(玫瑰花)这个一级符号系统整体记为A,那么能指(A)——所指(爱情)。这个二级符号系统对应着文化。
            • 所以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世界。由词汇系统、语法系统、文化构成的巨大的世界。
          • 2)语言与话语
            • “话语”正式是福柯提出的概念。福柯的著作*(《疯癫与文明》(人来区分人的一种方式,是一种权力的体现而不是一种医学概念)、《规训与惩罚》(监狱)、《知识考古学》、《性史》)*
            • 语言:交际工具。(工具:偏中性的意思)
            • 话语:语言的社会存在形态。(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语境)
              • 说话人
              • 受话人
              • 文本(语言)
              • 沟通
              • 语境
            • 同一句话,不同的语境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。(context)话语 > 语言。
            • 在艺术领域也常用。一个兔子雕塑,放在澳大利亚是表达保护环境,放在四川乐山那可能就是个饭店招牌。
          • 3)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区别
            • 3.1)文学语言是陌生化的语言(什克洛夫斯基)

              | 文学语言 | 日常语言 |
              |---|---|
              | 陌生化(俄国形式主义) | 自动化 |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• 陌生化的本质,把熟悉变得陌生,增加感受的时间、难度,让你花时间去揣摩,往往就像你没见过这个事情一样。自动化的本质是为了快速传递信息。陌生化常用的方法就是描绘细节,描绘细节需要对生活的敏感。
            • 3.2) 文学语言具有非指涉性(伊戈尔顿)
              • 指涉性:符号和对象一一对应。非指涉性:多以性
              • 非指涉性指涉性
                具体性,表达准确多义性
              • 例如往往没有明确的主题,往往主题含糊不清,增加你的感受。
            • 3.3)文学语言具有拟陈述性(瑞怡慈)

              | 文学语言 | 日常语言 |
              |---|---|
              | 拟陈述性,不求真。虚拟性,强调情感表达 | 现实性,信息传递 |